西藏公路畅通 各族群众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宽
这是我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在西藏全区推进“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为农牧民带来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
川藏、青藏公路的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改变了西藏原始的交通运输方式,开创了西藏现代交通运输事业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一代代交通人的奋斗下,陆续修筑了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5条进藏公路。西藏现代交通运输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线到网,从单一公路交通到综合交通全面发展,发生了历史性飞跃。
如今的西藏,“新天路”建设仍在继续,各族群众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宽。
继承弘扬“两路精神”
1950年4月13日,川藏(原康藏)公路雅安至马尼干戈段修复工程在四川雅安破土动工;1954年5月11日,青藏公路在青海格尔木破土动工, 11万人的筑路大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拼搏,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和顽强的战斗意志,用铁锤、铁钎、铁锹和镐头,劈开悬崖峭壁,征服险川大河,3000多名英烈捐躯高原,于1954年12月25日建成了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
川藏、青藏公路的建成,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藏族人民盛赞两条公路是“金色的飘带”“幸福的金桥”。它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两条重要的运输生命线,还有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两路精神”。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两路精神”纪念馆的“80后”讲解员齐天舒告诉记者,她的爷爷曾经是从甘肃征召的2000名驮工中的一员,后来加入了筑路大军。爷爷经常对她说,“两路精神”就是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献了热血献青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如今,为了实现爷爷的梦想,齐天舒成为了西藏第三代公路人,作为一名讲解员传承弘扬“两路精神”。
流畅便捷的客货运输
伴随着西藏公路、铁路、航空的高速发展,以拉萨为中心,辐射区内所有市地和成都、格尔木等区外城市,以及连通城乡、方便群众的公路运输网络初步形成,西藏与内地的连接更加紧密,极大地促进了西藏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西藏,交通物流便利给市民生活带来的改变,近年来随处可见。这一切与日益完善的公路网密不可分。
“以前网购快递都送不到西藏,就算送,时间慢、运费贵,最近几年已经好多了。”在拉萨上班的邢芳说,现在拉萨的网购到货速度比前几年快了不少,最慢不会超过一个星期,快的话一两天就能到货。
高效的货运不仅方便了我区群众的日常生活,也让西藏特产走出高原、走得更远。
汪莉花来自四川安岳,在拉萨市开了一家西藏特产店,通过开拓网络销售,每年经营额可达上百万元。“因为交通的发展,很多物流公司业务都拓展到了拉萨。”汪莉花告诉记者,现在快递从拉萨到成都只要一天时间,便捷的交通让她的业务发展到全国各地,特别是每年的虫草和松茸销售,实实在在获得了效益。
和汪莉花一样,许多年轻人都通过网上平台向全国各地销售西藏的特色产品,为家乡特产找到销路,走上致富脱贫的“快车道”。
默默奉献的公路养护人
绵延在世界屋脊上的青藏公路已经建成65个春秋了。65年来,一代又一代公路养护职工接力奉献,以“养好公路、保障畅通”为己任,以赤诚的奉献和辛勤的劳动呵护着这条大动脉的四季畅通,为西藏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36岁的扎西林具,是西藏自治区高等级公路管理局拉贡机场高等级公路养护中心的一名养护工。他继承父业,放弃了月薪过万元的运输生意,做了一名挖掘机操作手。扎西林具说:“我的日常工作就是驾驶挖掘机在各种塌方、雪崩现场抢险救援,保障公路畅通。开着巨大的挖掘机翻山渡河,看似神气,其实却充满着危险。现在我所做的一切,只为了一个目标,就是让西藏的公路越来越好,这是父亲的遗愿,也是我的心愿。”
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繁忙的运输车流,增添了青藏公路养护保通的难度。长期以来,沿线公路养护职工日夜坚守岗位,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与塌方、泥石流搏斗;在风雪弥漫的寒冬中清雪除冰保畅通,全方位呵护着这条高原天路。
29岁的多杰次平是自治区公路局阿里国省公路接管组的养路工人,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个“路二代”,经常听同为公路养护人的父亲讲起先辈们的工作经历。作为新时代公路养护人,今后自己要沿着先辈们的足迹,扎根工作岗位,练就过硬的工作技能,做好公路保通,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